找到相关内容2321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牧村:喧嚣中 守住简单

    一定要让自己有一颗净心,感恩心,在专业上要有精进心。再喧闹的社会中,守住自己的简单,守住慧,结识缘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喧嚣|柏林禅寺|夏令营|关牧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9/14031991375.html
  • 净空法师答:什么情况之下随缘?什么情况之下不能随缘

    什么样的心随缘,这个很重要。诸佛菩萨用真诚心、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去随缘,这是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,决定不是感情,不是烦恼。你能够辨别清楚,你就晓得什么情况之下可以随缘,什么情况之下不能随缘。 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8400194805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与华严宗缘起思想之比较

    法界义故,真实识知义故,自性净心义故,常乐我净义故,清凉不变自在义故。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。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,名为如来藏。亦名如来法身。?  如来藏即真如,脱离一切染法,断除烦恼,...的“真如”看不出有多大区别。  但是,华严宗进一步把“法界”界定为纯净至善的本体,华严宗人称“如来藏自性净心”、“自性清净圆明体”、“清净佛智”或“真心”。这与《起信论》中染净不明的“真如”区别开来...

    习细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3841694.html
  • 第九识的建立及争议

    ,见于《阿含经》,也可说为第九识。   二、作为佛等圣众净心的真常心、阿摩罗识   经论中所说阿摩罗识、泥洹识,多指诸佛及阿罗汉、菩萨完全净化、转化(唯识学称“转依”)了的净心,如《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》云:   如来无垢识,是净无漏界。   解脱一切障,圆镜智相应。   无垢识,即阿摩罗,乃佛的净心,又名如来藏心。《楞伽经》卷一谓离名、相妄想,以正智证如如时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2767502.html
  • 两部大法的菩提心说

    637—735),在其所传《禅要》中说《大日经》所言菩提心,“直是一切众生自性净心,名为大圆镜智。上至诸佛,下至蠢动,悉皆同等,无有增减。”他将此生佛同具的自性净心比喻为一轮满月,此喻含有三义:“一者自性清净义,离贪垢故;二者清凉义,离瞋热恼故;三者光明义,离愚痴暗故。”具清净、清凉、光明之性的自性净心,是离贪瞋痴等烦恼、无明污染、障蔽的本心。将菩提心形象化为一轮满月,见于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761036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与禅宗思想

    …以此一论之要义,总摄诸部之广文。以源摄流,有何不尽。”《宗镜录》卷39  “一心”、“二门”、“三大”、“四信”、“五行”是《起信论》的主要理论。所谓“一心”,指众生心,即人性本具的如来藏自性净心...,故名真如。  真如自体相者,一切凡夫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诸佛,无有增减。非前际生,非后际灭,毕竟常恒。从本已来,性自满足一切功德。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,遍照法界义故,真实识知义故,自性净心义故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546913.html
  • 深潜不露,是名持戒[净空法师讲]

    可知,持戒要会持,如果不会持戒,完全着重在形式上、事相上,与净心了无干涉,那就错了。那一种持戒是修人天福报,是修善而已,所以善跟戒是不相同的,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它辨别清楚。   譬如十善业道,里面有...戒是戒自己,不是戒别人;常常守住净心,这是持戒,这叫道共戒、定共戒。为什么呢?定里面一定有戒,戒里头不一定有定;道里面一定有戒,戒里头也未必有道。层次往上提升,下面自然都圆满包括在其中了。这是要我们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戒律|持戒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83015189.html
  • 扫地扫地扫心地

    胜利益:一、使自心得清净。二、使他人得净心。三、令诸天欢喜。四、种下正业之因。五、此生结束后生往天上。”大众听完佛陀开示,没想到像扫地这么平凡的事,都能有这么殊胜的功德,于是满心欢喜扫除地上的尘垢,使它回复原本的清净。   如果我们能以净心扫地,所获功德利益更是不可思议。为什么可以获得福德呢?《金刚经》云:“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。所谓不住色布施、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须菩提,菩萨应如是布施...

    见胆法师

    |六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849002599.html
  • 毁坏善业功德的四种方式

    我们要想一想,自己积功累德,到底积了多少功德,要想一想,从哪一天发脾气之后算起。如果昨天发了一顿脾气,你的功德没有了,你的功德顶多就是几个钟点。早晨发了脾气之后,功德完全没有了。为什么?功德是净心,功德是戒定慧。你一发脾气,你的净心不见了。(出自净空老法师《十善业道经讲记·第68集》2000年9月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) 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功德|因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235035334.html
  • 般若显净土之妙 净土成般若之行[江味农]

    净念,治其住尘之染念。盖念佛之念,虽非真如之本体,却是趋向真如之妙用。何以故?真如是净心,佛念是清净念,同是清净,得相应故。所以念佛之念,念念不已,能至无念,故曰胜方便。极乐世界,亦是幻相,然而不可不求愿往生者,净幻非同染幻也。何以故?净土本由净心显现故,所谓心净则土净也。   须知弥陀来接,初未尝来,往生西方,亦未尝去。虽未尝去,亦何妨现来现去。何以故?不来不去者理体也,有来有去者事相也,...

    江味农居士

    净土|般若|念佛|断念|方便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13055220133.html